文化与传媒学院师生赴皋城中学开展文言文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 |
发布人:文化与传媒学院 发布时间:2024-05-10 动态浏览次数:230 |
为推进基础教育合作项目研究,探索新课标理念下文言文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5月9日下午,文化与传媒学院中国语言文学教研室部分教师带领202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前往皋城中学,和该校师生共同开展了一场精彩的文言文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 教学观摩环节,由皋城中学语文教师陈婕讲授八年级课文《北冥有鱼》。课堂上,陈婕老师通过让学生齐读、男女生分别读以及细致的讲解,引导学生感受古文的韵律、节奏和气势;通过深入细致的文本解读,引导学生构建“鲲鹏形象”,并以象征文学手法的分析,引导学生挖掘了其中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如庄子的哲学思想、“大鹏”的文化符号以及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等,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确立了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导向。陈婕老师在教学过程非常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她通过引导式提问、学生自由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文本中的问题和现象,如“化而为鸟”之“化”字的运用,由“鹏”想到的成语典故、诗词名句、文学形象等,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见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课后,文传学院的师生与皋城中学的师生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环节由文传学院院长陈尚达主持。皋城中学的5位学生代表从古代文化、庄子哲学思想、思辨精神、质疑精神、理想志向等多角度谈论了自己的感想和收获。陈婕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创新等进行了交流和分享,为在座的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研讨过程中,文传学院的师生纷纷表示,陈婕老师在文本解读、语言运用、文化传承、思维发展等方面展现出了很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其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借鉴意义,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并借助质疑、追问和补充等手段,使得师生关于课文文本意义的讨论,形成了一个相互启发彼此关联的意义流动场,告别了传统意义上由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语言与概念凝固化表达方式。同时,双方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学习和学生阳光个性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热烈交流。 此次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是由文传学院博士卢洁和皋城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杨静共同策划的一次基础教育项目合作实践,为文传学院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在丰富师生文言文学习体验与推动文言文教学改革等方面展现出了重要意义。 (文图/卢洁 审核/陈尚达) |
版权所有 © 2014-2022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地址:安徽六安市云露桥西皖西学院 联系电话:0564330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