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8日-29日,第五届中国语言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北京语言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主办,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和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越南河内国家大学、越南社科人文大学和中国澳门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广西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国家和地区的近6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学者莅临会议。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马启俊教授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8月28日上午,第五届中国语言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桂林国际饭店二楼多功能厅举行,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吴大顺教授主持开幕式。在集体观看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宣传片后,开幕式正式开始。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林春逸教授、广西教育厅唐耀华巡视员、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曹志耘教授、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刘宏副司长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开幕式后,全体与会人员在桂林国际饭店大门口合影留念。
接下来是大会报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严修鸿教授担任主持人。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曹志耘教授的报告题为《中国语保的理念、经验和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方言》杂志前任主编张振兴研究员的报告题为《记录和保护海外汉语方言资源是我们的责任》,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丁石庆教授的报告题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面临的几个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首期核心专家组成员李大勤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语言生态的多样性及濒危语言保护措施的针对性——以藏东南为例》,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Gerald Roche教授的报告题目为《Introducing Language Revitalisation》,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林伦伦教授的报告题为《语保的重要环节在基础教育——基于<潮汕文化读本>的编写理念与实践》。
报告会的最后,大家观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纪实短片。
8月28日下午,参会人员分成A组、B组、C组、D组四个组进行分组报告。马启俊被分配在A组,该组前后两个阶段共有14位学者报告了自己的会议论文和研究成果,马启俊在第一阶段第四个做会议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背景下的汉语方言俗语活态保护与开发应用》。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会议论文71篇,并汇编为会议论文集。这些论文主要讨论了中国各民族语言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濒危语言和方言的调查与保护、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开展与研究、语言教育改革与语言资源保护、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个案研究等课题。四个组的报告虽各有侧重,但是都有研究深度、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分组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和碰撞,新见解和新思路不断涌现。
8月29日上午,研讨会继续举行大会报告,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李锦芳教授主持报告会。先后有6位专家教授上台作报告,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罗昕如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语言多样性保护的现状与对策之思考》,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华南语言资源与方言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庄初升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论闽、粤、客方言的保护传承问题》,暨南大学汉语方言中心甘于恩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大学生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中的角色与作用初探》,广西语言学会副会长、贺州学院邓玉荣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潇贺古道(贺州)语言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规划纲要(2018-2022)》,美国罗格斯大学史皓元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明代的语言资源:<青郊杂著>的基础方言问题》,广西大学文学院林亦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方言片区的共性音变与本字考察》。
大会报告后举行了闭幕式,闭幕式由北京语言大学王莉宁副研究员主持。在与会代表自由发言讨论大会报告,下一届学术研讨会承办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代表王洪钟教授发言后,会议圆满结束。
目前,语言资源保护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也越来越成为国家层面的“国家工程”和社会大众层面的自觉行动。此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不仅集中了国内外一批从事语言资源研究与保护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展开学术研讨和战略策划,也为将于9月18日至21日在长沙召开的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提供预热和暖场,是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系列活动的一个良好开端。据悉,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将以“语言多样性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语言资源保护、应用与推广”为主题。届时,40个参会国与会代表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嘉宾、部分国家驻华使领馆嘉宾、国内嘉宾等将出席大会,共同见证大会成果《岳麓宣言》的诞生。
(文图/文化与传媒学院 审核/马启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