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1日-22日,“抗战与安徽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在黄山学院成功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大学、黑龙江大学、安徽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国内30余所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学术团体、新闻媒体的抗战文史研究方面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与会。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马启俊教授应邀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21日上午,在黄山学院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了学术研讨会开幕式,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何村教授主持了开幕式,黄山学院党委书记汪枫,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昌凤,安徽省本科高校戏剧影视类专业合作委员会秘书长黄兴帅,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赵昊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学者集体合影留念。紧接着何村教授主持了在黄山学院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的学术报告会。学术报告会共分五场,分别是: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昌凤教授的《新闻史研究100年》;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润泽教授的《新媒体时代新闻价值体系重构的历史思考》;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陆地教授的《中国视频二十年》;安徽省评论家协会主席、省社科院研究员、省政府参事钱念孙研究员的《抗战史研究的昨天今天明天》;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省文史馆馆员、省社科联翁飞研究员的《从安徽名人馆里的抗战名人看安徽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和贡献》。
21日下午,与会的专家学者分别参加了“抗战与文化·传播”“抗战与新四军文化建设”“抗战与政治·教育”三个分论坛的研讨交流,大家围绕“抗战与安徽文化传播”的主题,展开充分的交流。马启俊参加了第三分论坛的研讨发言,他提交的会议论文是《六安抗战文化传播研究》(第一作者)。结合论文,马启俊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六安抗战文化产生的背景,传播的途径和影响,今后继续加强六安抗战文化研究和传播的策略与构想。马启俊的论文和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本分论坛评议人指出,马启俊提交的论文是本次研讨会收到的唯一的关于六安抗战文化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使我们知道了六安不仅在我国红军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在抗战文化史上同样具有重要地位、突出贡献和深远影响。关于六安抗战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传播的设想切合实际,值得当地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重视。会下部分专家学者与马启俊交流了对六安抗战文化传播的看法。
21日下午,马启俊还参加了在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会议室举办的省内高校参会的二级学院院长论坛,研讨了新形势下文化传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会后大家在主持人何村院长的带领和讲解下,参观了该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种高规格、最新型的实验实训场所,深感震撼。
在21日下午5点半开始的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润泽教授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发言。她高度评价了研讨会取得的成果,认为各地的专家学者紧紧围绕“抗战与安徽文化传播”这个主题,以各自的视角开展研究并撰写论文,会议共收到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论文59篇,其中来自安徽的论文31篇。会议论文涉及新闻与传媒、出版、教育、文学、戏剧、电影、绘画、历史、政治、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反映了抗战时期的安徽政治、文化、教育、传媒等的发展。论文质量具有一定的水准,体现出个案研究多,挖深井的研究多,青年学者多,视角多样化,研究多样化,论题多样化等特点,拓宽了地方传播史和地区新闻史研究的领域,给地方新闻史研究树立了榜样。因此本次研讨会是高质量、高水准和高效益的。
22日,与会人员参观了徽州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和潜口古民宅,通过参观,大家了解和认识到新四军在皖南开启了安徽抗战文化的新篇章,在全国抗战文化传播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旨在纪念新四军进驻安徽徽州岩寺和新四军首份报纸《抗敌报》创刊80周年,充分展示我党领导下的安徽抗战文化的历史贡献,缅怀抗战文化工作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弘扬老一辈文化工作者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为民族鼓与呼的革命精神。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学术追求和学术探讨,彰显了各位学者和所在单位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文图/文传学院 审核/马启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