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 以歌敬神——文化与传媒学院师生拍摄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纪录片
发布人:文化与传媒学院  发布时间:2018-05-07   动态浏览次数:434

唔啊……唔啊唔啊……今年庄稼真不错啊,稻叶长得像苇叶,稻杆长得像芦柴啊……双双鵅鸫飞下来啊……古朴浑厚的歌声在皖西东河口镇的群山间回荡。201852清晨,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邀大岭民俗活动在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牌楼村举办,文化与传媒学院李方海老师带领“拾渡”大学生创客工作室成员对 “邀大岭进行纪录片拍摄。

邀大岭是皖西先民在每年立夏节期间的薅秧季节,邀请祭师、农民,到山间地头的神农庙前,用礼、乐、歌、舞等形式,开展大型的祈神、祭天、求丰收的民俗文化活动。  

51一早,拍摄组成员就赶到了活动地点牌楼村进行采访取景。演员们在紧张地排练,他们大多是东河口镇的村民,平时或在外打工,或在家务农,为了一年一度的祭祀典礼,专程聚到一起。乐队的卢茂盛老人65岁了,他说:现在这边会打这些锣鼓的就我们几个了,没办法,没人学,我们几个都不够忙,你看他们两个,一会打完锣还要上去舞狮子。这群乐队的老人中,年纪最小的高绪金也已经62岁了。

 

86岁的李学仁老人是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邀大岭的省级传承人,也是本次祭祀的主祭师。身穿黄色祭袍、头戴象征着五谷丰登祭帽的他虽然年岁已高,却仍然神采奕奕。他说:我从十几岁就跟着家里人学,唱了很多年了,现在年纪大了,快要唱不动了。现在市里也很重视对邀大岭的传承,我们也在找传承人,想把我会的都教给他们,传下去。  

52上午九点,演出正式开始。山雨欲来,但东河口的村民们对演出仍然抱有极大的热情,围在舞台周边观看演出。邀大岭作为皖西特色民俗文化之一,是皖西农耕文明发展史的集中展示,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历史文化价值极高,但随着现代科学和生产力的发展,邀大岭的保存和继承变得越来越困难,纪录片的拍摄将是一个新的契机,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这个古老的民俗,并将它传承下去。


此次纪录片拍摄,是皖西学院与六安市文广新局的横向合作项目“六安市非遗文化系列纪录片”的阶段性活动成果之一。该系列纪录片拍摄完成后,将在六安各大媒体推送传播,对六安市重点“非遗”项目的宣传、抢救、保护与研究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图/黄佳乐    审核/马启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