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3日下午,六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陈斌先应文化与传媒学院邀请,在综合楼206主讲了“读书与治学”系列学术讲座的第12期,本期讲座的题目是《小说创作的点滴体会》。文传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2015级、2016级三个年级100多位学生聆听了本次讲座,参加本次讲座的还有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刘丽华主任,六安市文联《映山红》杂志社张宏舟编辑,文传学院青年教师崔玲、杨洋、丁琼。讲座由文传学院院长马启俊教授主持。
陈斌先,1965年4月生,寿县人。现为六安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文学院第二届、第三届签约作家。自1986年以来,先后出版长篇纪实文学作品《铁血雄关》、《遥听风铃》、《中原沉浮》,中篇小说集《知命何忧》、《吹不响的哨子》,中短篇小说集《蝴蝶飞舞》等,共出版、发表文学作品300多万字。多部中篇小说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选载。凭借中篇小说《留守女人》、《铁木社》连续获得两届安徽省政府最高文学奖“安徽文学奖”,还曾获得其他国家级、省级文学奖十余次。
讲座伊始,陈斌先介绍了他作为安徽省十八位、六安市唯一一位作家代表,于2016年11月底、12月初,出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在开幕式上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创作的重要讲话的情况。
接下来陈斌先从文学创作与读书的关系、文学创作与思考的关系、文学创作与生活体验的关系三个方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畅谈了如何读书与如何创作的一些关键问题。他认为,读书要有一整套科学的方法,不能完全用记诵式的方法。读书要读书中细微之处的表现和描写事物的方法,要关注作者的心态和情趣。读书要善于思考,要学会吸收、消化和融合。文学创作要建立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要有情节构造能力,细节描写能力,语言叙述能力。他联系《红楼梦》、《白鹿原》、《废都》、《复活》、《百年孤独》、《双城记》等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及个人的获奖作品,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创作经验,分析了读书的方法、思考的能力、生活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最后,他强调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创作,能够提升自己的人文情怀,使自己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品质与品位。他希望在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珍惜时间,多阅读,多练笔,在读书与创作方面取得好的成绩。
本次讲座是文传学院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文学课程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安排的一次有关读书与治学、文学阅读与作品创作的校外专家辅导活动。马启俊在总结中指出,陈斌先老师的讲座结合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分析、自身的创作经历和成功经验的介绍,用充满真知灼见、富有文采的语言,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对话,所讲内容引人深思,给人启发,对同学们读书学习和文学活动的引导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对大家在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文学阅读乃至创作也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的,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努力加以体现和落实。
(文图/文化与传媒学院 审核/马启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