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教育事业的优秀校友系列报道(三)——记优秀校友熊光清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2-11-25   动态浏览次数:361

拓宽山娃们的理想路

                                     记优秀校友熊光清                                    

   熊光清,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66年,1987年毕业于六安师专中文系,任教25年。1992年至1995年在安徽师范大学学习,取得本科学历。先后担任金寨县双石中学校长、青山中学政教处主任、办公室主任。曾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优秀班主任、六安市骨干教师。

 

每到夜晚,大山里的一切都是漆黑的,只有熊光清的屋子会漏出点光亮,山风吹过时,这一点光亮也显得忽明忽暗了。“农忙时,学生因为家有农活不能来上学,老师们又几乎把教书当成‘副业'”,这样一来,白天的校园也变得空无一人,熊光清心中满是苦水,却也无处诉说。这是熊光清在六安金寨县双石中学任教的第一年,也是他执教生涯的第一年。那是1987年,他21岁。

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被现实的冷水一次次从头浇到脚。就算冷水把全身淋湿,他也要靠毅力把衣服暖干、身子捂热。25年里,凭着这样的勇气,他人挑肩扛、上梁下房给学生盖起一所学校;更是因为对山村孩子的责任,他选择不离不弃、始终坚守。然而,一路走来,并非像开口说说那么容易。

理想初体验

熊光清从六安师专毕业,就被分配至金寨县双石中学任教。学校是他梦想的地方,年轻的他笃信定会干出一番作为。赶去“理想”的路上少有人烟,熊光清怀着既忐忑,又期盼的心情走近双石中学。

在和学校老师的第一次见面会上,老教师们笑吟吟地告诉熊光清:“我们都是‘游击队',就你一个是‘正规军',今后听你指挥,你说打哪就打哪!”。此时的熊光清还不知道,双石中学的教育水平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落后的多。他一直以为老教师们是在跟他开玩笑。事实却是,虽然这个贫穷的山村学校有18位教职工,但都是“民办教师”。学校老师需要专业的教育学知识指导,学生更需要一个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库。这是一所偏僻的山村中学,熊光清要面临的挑战远远不止这一个。

刚参加工作,学校就安排他担任初一班主任。一天,一个女同学急匆匆跑去向熊光清报告,马承玲在上学路上饿得走不动了,请老师准半天假。熊光清顾不上别的,一口气赶了近十里路。终于在路边的一棵树下找到了这个叫马承玲的女学生。马承玲脸色发白,衣服被虚汗浸湿。事后,熊光清才知道:马承玲父母体弱多病,没办法下地干活,家中三个孩子的口粮是家庭的沉重负担,他们每天只有早、晚两顿饭,中午喝点开水权当充饥,住的是一间四面透风的篱笆房。

冬天眼看着也要逼来了,“一天只吃两顿绝对不行”熊光清心急如焚。回到学校后,他立刻拟一份倡议书,发动全校师生来捐助马承玲。双石中学第一次开展这样的公益活动,师生们都一起出力。熊光清挑着师生捐的一百多斤米面送到马承玲家时,孩子的父母扑通跪地,拉着熊光清连连说,“熊老师,您救了我们的命呀!”

走在返校途中的熊光清思索了很多事。大山里的贫穷正如大山方圆百里所呈现的空旷一样,一览无遗;也和大山里的石头一样,不曾消减。

坚持,真的需要勇气

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他孤独过、彷徨过、徘徊过。现实总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年轻的人勇气来的突然,消失的也那么突然。熊光清看着山村的一贫如洗,不敢确信山村天宽地阔,定大有作为。他渐渐怀疑自己的坚持,怀疑曾笃信的梦想,守着山村学校时,他觉得自己是生活在一个被遗忘的世界里。

而当时大山外面的世界,改革风来,满眼皆春。人们不再以清贫自守,“孔雀东南飞”成为一种潮流,“下海”成为一种时髦,是不是他也该抓住时代机遇逃脱贫穷、靠近前途呢。

那时熊光清一个月的工资是51块,节衣缩食才能勉强维持生活,是名符其实的“月光族”,在农村娶老婆都是个费力的事,也许还要冒打光棍的风险。难怪当时流行这样的说法,“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当了教师,一辈子清苦”,大有前途的城市生活对于年轻的熊光清来说太有吸引力了。

熊光清一口气跑到新疆,很顺利的就找到记者这份工作。虽然熊光清在新工作岗位上也小有成就,但是一下子从老师变成记者,熊光清觉得生活失去了支点,“觉得没劲,干不出名堂,回家教书更有成就感”。离开学校的熊光清内心充满矛盾,他无法走出良心的谴责,他觉得这样做是对教育的背叛、对信仰的侮辱。也许,从一开始责任感就战胜了“前途”的诱惑,他需要的只是一股把自己说服的勇气。

“理想前途到哪不能实现,干吗非得呆在新疆,新疆又那么远,想回个家都难。我的父老乡亲们需要一个接受过正规教育的老师,而符合这样要求的人全镇也很难找到。况且我教书那么厉害,我走了那是全镇人的一大损失”!熊光清夸夸自己、壮壮自信,他在嘴里一直念叨着类似的话。

这样一来他好像真的把自己说服了。为防止后悔,他匆忙收拾包袱,跑去火车站。他要重拾勇气,回到家乡,回到小山村继续走自己的教育路!

再度出发,改变带来新生

再度出发,年轻的熊光清意识到,要改变落后面貌,等待观望是没有出路的。他觉察到办学条件是首要解决的难题。

深山里的双石中学离最近的民宅也有好几里路,很多学生要起早摸黑上学,有时放学后还要探着黑路回去。他盘算着,要先建一个食堂,然后再建新宿舍,让家远的学生都住进学校来。敢想就敢干!学校是在山头上,施工难度大,学校又没资金哪能请得起施工队!他就带领学生从几公里外的地方搬运砖瓦和石料,人挑肩扛、小木板车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居然盖起了学校食堂,又建起了学生宿舍。学生有了在校食宿条件,数十公里外的学生终于可以不用天天翻山来回奔波了。

学校没有运动场地,他整天催着校长“跑”乡政府、生产队,他也跟着“跑”,常常说的口干舌燥才回校,终于“借”来了当地山民的一块坡地。他和学生自带工具,加以平整后,建成了半个篮球场兼排球场。

给学生盖房,也不能忘记给学生打开“一个眺望外面世界的窗口”。

接下来,他要去说服校长和教务主任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再拨资金。这次是要建一个校园袖珍图书馆,让老师了解已风行全国的教学改革大潮,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同时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熊光清天天围着校长和教务主任转悠,只要他们不决定投入资金,熊光清就一天不消停。学校的资金有限,每一项投入都需精打细算,校长实在受不了熊光清的“折磨”,最终还是答应了。

当熊光清和几个学生把几百册图书挑回学校时,全校都沸腾了。学生们前呼后拥,双石中学终于有了“一个眺望外面世界的窗口”,师生有了精神食粮。学生们第一次上了早晚自习!当然,六个班的辅导老师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熊光清老师。课外辅导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个人的战斗”,但他乐此不疲!

后来,他还组织全校学生拓宽了通往乡政府的几公里山路,山娃们追求理想的道路也变得更加宽广了。

 

 

编后语:多年前,好友探望熊光清时,对着空荡荡的大山调侃道,这真是个“修仙”的好地方!熊光清自己也笑了。不置身其间无法体验那种牵肠挂肚,不设身处地也难解此种真情实意。“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是需要良好的教育;一个学校全是‘游击队’,更离不开‘正规军'。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一点聪明才智奉献给山里的孩子,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提高山里孩子的教育水平举步维艰,熊光清希望社会各界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也盼望着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走进大山,带去更多的希望。

             (学生记者:张亚楠;指导教师:文传学院李莉)